《国语》云:司空季子曰:“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同德之难也如是。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
1.“其得姓者十四人”中的“得姓”是指“得到封姓”这个意思吗?
2.“其同姓者二人而已”中“其同姓者”是指“青阳与夷鼓”吗?
3.“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为何又说“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呢?是不是有矛盾?
4.如果黄帝是姬姓,即使其子不封姓,是不是还是姬姓呢?也就是说除了有14个儿子得到封姓外,其余的11儿子还是姓姬,是这样吗?
5.为什么列十二个封姓中,还要列出姬姓呢?黄帝不是姬姓吗?难道又要封其儿子姬姓?不明白!
6.“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中“四母”指的是谁?
7.《史记》中把“玄嚣”与这里的“青阳”联系起来,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8.“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有没有比《国语》更早的史籍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