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论坛惠园杂谈 → 马航失联教会了我们什么?
查看完整版本:马航失联教会了我们什么?
2013/12/23 10:36:35

引:黑匣子,只能是事后的告慰。除了被告知真相,我们还能做什么?


马航MH370失联事件,从飞机到碎片,再到现在的黑匣子,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也创下了航空史上最扑朔迷离的失联记录。




起初的时候,并没有人去关心,大家都以为飞机还在继续飞,马航公司如此,民众也一样。马航公司内部以为只是正常的飞机暂时失联,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处理,对外报导也一如既往;而民众就更加不了解,只当一切正常也很少有去关注的。几个小时之后才觉得大事不妙,接着开始发动许多国家去搜寻,接着电视、网络、各种媒体的报导扑面而来,原本窝在自己圈子里的民众也越来越多的从各种途径和渠道参与到这个事件中,去了解事件、讨论事件、推动事件的发展。




其实,大家除了等待真相的告知,对于其他,无能为力。作为法学领域的个体,你是否会感叹,关于“失联”,又岂止是马航?一种冥冥却又精准的对应,一直以来法院与民众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失联”。

这种失联包含了很多的含义:
一方面法院内部的运行机制程式化运行,但是随着互联媒体以及群众本身法律意识的提高,由此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很多原来法律条文无法预测与规制的新问题。

法律条文的滞后性不免也影响到了法院的滞后性,原有的审判体制也好,工作流程也好以及审判案件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也好,相比起来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而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法院内部对这些滞后与问题的还没有来得及重视或应对,一些由个案引发的矛盾就像一个个病毒一样,正在某些圈子里急速扩展。

这只是失联的开始。

接着另一方面,对于个案的处理,法院只有在判决书里,才“认真缜密地”以书面形式向民众展示。此处不便明说,那我们换个姿势,喝杯茶,跳出法律来说“判决书”。当一个病人在得知医生诊断后作出的最终结论,往往是没有治愈希望的,此时这份结论就会被称为“判决书”。

区别在于,当病人发现自己身体抱恙的开始,医生就与之共同应对,会经历问诊、检查、治疗等系列阶段,尤其是“知情权”,是伴随着全过程的。而即使是上述那类诊断的“判决书”,其内容,不仅是医生,病人也可以在全程的同步信息掌握中,得以预见与应对。

好,我们回过头来说真正的判决书,它就像马航出具的一次次报告,利好利坏,无论真假,但由其说。所以我们会期待马航的黑匣子,即使它只能在出问题后才会被展现出来。

但是再接下来,在此期间,广大民众虽未被告知确切真相,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拥有他们自己的圈子,失联发生了大家却还是不以为意,因为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失联的发生或是进行到了哪一步,民众的反映常常是滞后的,就像大家都以为飞机还在飞。

大家在滞后信息的基础上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圈子里通过现在越来越发达的数字平台产品进行大量刷屏,大量互推,从而形成了民众自己的大圈子。大家在自己的大圈子里看似自嗨的热议、评论或吐槽,虽然也充满了信息和体系,但同时,失联也在自嗨中走向了极致,因为自嗨终究是自嗨。两个圈子里的人在各做各的,有着不同的信息和运作方式,二者间长此以往无法得到合理方式的沟通与联系时,失联不仅就早已经确凿的存在了,而且已经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了。


这时纸包不住火了,开始寻找失联的解决之道,大量的学者发表各种有关现下法院运行体制的文章以及国内相关立法不完善的观点,律师们也从自己的角度分析现有法院运作体制的弊端和很多滞后性法律造成的问题,大量的媒体开始关注和报导更多的过去可能无法得知的“内情”,当然也有一些无良媒体毫无根据的八卦内容,社会民众的圈子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比如当某个有话题性案件被媒体以某种形式报导后,大量的相关衍生品出现,觉得有机可乘,想要自我宣传或是借助热点事件得利的各种人纷纷跑了出来,发表所谓专家的看法,律师的观点,民众的热议,然后形成了一种社会热潮,然后呢,民众看似热切的参与到这个潮流中去,却始终无法直达重点,无法解决甚至触碰失联的核心——法院的运行体制,两个圈子的失联依然没有被打破。

然后呢,没有然后。

我这样说不是刻薄所谓的媒体、专家、律师或者民众,我也是其中可怜的一种。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已经失联了,那么该做点什么?真正能做点什么?

1、承认失联的状况确实存在,不要想去隐藏或遮盖,要大大方方的去面对现实认清现状,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想要打破两个圈子的失联,那么联系沟通法院与民众的新桥梁的搭建是应该的、必要的,但新的桥梁不是进行沟通联络的唯一方式,过去旧有的平台也需要进行改良以适用于当下。

3、寻找到民众的真正需求点,满足它,而不是让他们仅仅在那里自嗨,让民众感受到真相,让他们能够更好享受应该有的自由与权力,从他们内部来努力打破失连的障碍。

4、将法院看做是一个可以与外界发生各种交换的生态系统。那么有很多的方式都可以尝试,除了法院内部的调整与改革,针对滞后性法律法规的调整与修缮也应提上日程。

5、专业的法院运作内容永远是基础,但是合理的报导传播方式才是法院与民众间的“红线”。

6、请再次承认一遍,过去的失联是确实存在的,过去的解决方式也是非常蹩脚的,想要改变现状必须彻底的重新开始。

7、小雨点(WECHAT:wxlawrain)个人观点,不要打脸。

马航失联事件,真相尚未可知。关键的是,即使日后知道真相后,我们不能仅仅是惊叹与缅怀。可以做的是,化悲痛为思路,立足我们每一个个体,消除身边的失联,对工作?对同事?对生活?对生命?



2013/12/23 11:57:32

好贴!!点个赞~~~~~~~~~~


Powered by UNCUID V2.2 © 2019-2025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