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党〕来说说国外大学体育场所的开放情况
  • 浏览:928 评论:10 人

  • 撸主对英国的一些公立大学还算了解,也去过不少学校找同学,不过先从撸主自己在读的某学校谈起吧!!




    1. 首先呢,学校校园对社会居民是完全开放的,没有围墙,可以自由进出。


    不过和贸大不同的是,撸主目前在读校园,处在一座风景如画的小城市里,确切的说是小城市的一座小山上- -~~~周围只零零散散的住了几十户人家,而且都是有钱人的小别墅小院子。平时从城里上山,需要座公交或者走路,走路大概半小时吧,所以很少在校园里能看到当地居民。


    因为金融学院和伯明翰大学的项目,贸大每年都有一大批筒子去了伯明翰大学。伯大也是完全开放的校园,但由于伯明翰这座城市聚集了大量印巴人口,以及黑人,又是全英失业率最高的地方,所以伯大完全开放的结果就是——治安相当不好。黑人入室抢劫学生宿舍,或者在校园里打劫:kill or empty your pocket,也是一不小心就会碰上的事儿。




    2. 体育场馆的使用


    撸主在读学校的体育设施非常好,比UIBE的好了不是一点半点(国内的运动氛围确实不太好)。而且,所有设施,除了健身房要缴一年2000人民币左右的费用,其他的,例如室内的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壁球场,等等等等,撸主都可以免费使用。


    但免费使用的前提是,撸主一年的学费是20万人民币左右。


    周围居民也可以使用,但需要办卡,预存金额。


    不仅仅周围居民需要花钱,学校的部分在校生也需要。


    因为撸主是国际学生,又是研究生,所以学费贵,而英国本地的本科生,他们的学费一般只要3万~5万人民币per year。由于学费缴得少,享受了政府福利,所以学校认为他们没有资格继续免费享用学校的体育设施。毕竟除了政府的拨款,学校也希望有更多的经费,同时,价格也是平衡场馆内人数的好办法。


    不过英国本科生和周围居民相比,略多的福利就是,他们不需要办卡,可以直接使用校园e卡,然后交钱买票就行了。




    Additionally, 好像记得有个帖子说到纳税的问题。


    学生没工作,就不是纳税人?


    当然不是,除了个人所得税,还有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等多个税种


    大多数税款最后都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只要你消费,你在中国国内买了东西,吃了东西,坐过公共交通,你就是纳税人。


    按照英国的法律,在你离开英国前三个月所购买的物品(食物以外),如能证明你在未来短期内不会回到英国,或者说证明那些物品你虽然是在英国境内购买,但并不是在英国境内使用的,就可以申请退税。


    所以撸主至今除了一些打折打得特别狠的东西,其他什么奢侈品都没购买,打算回国前再扫荡一番。


    至于是否多纳税就可以多享受权利,这个话题延伸性就多了些,另外有机会探讨吧。至少税收本来就是用来平衡贫富差距的手段之一,虽然北京堵车严重,但撸主暂时不希望北京出现什么税款少于50万,总价低于100万的车禁止进入三环之类的规定。